中耳炎不可以用云南白药。可以用青霉素及青霉素族给药途径多选择静脉点滴,这样效果更好,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可以用抗生素同时服用。云南白药是一种止血药。有出血现象时可以使用,它无抗感染作用。同时,要注意增强免疫力。补充水分和户外运动。
什么是中耳炎?很严重吗?
中耳炎是发生在中耳的炎症反应,患者常常会有一侧耳朵出现疼痛,并且伴有流脓的症状,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听力下降等等表现。
上图就是一位中耳炎患者的CT图像中耳是耳朵的一部分,耳朵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以及耳内,外耳就是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鼓室、鼓膜,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耳蜗。
关于中耳炎的轻重程度,中耳炎轻者导致耳的疼痛、听力受影响,严重的引发颅内感染则可能危及生命。
中耳炎分为化脓性中耳炎和非化脓性中耳炎(1)化脓性中耳炎: 多是由于化脓菌感染所导致的,例如感染肺炎链球菌产生的鼻涕,没有及时的清理,而鼻腔和耳道是联通的,所以鼻涕进入耳道,引发化脓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除了耳道流脓、耳痛、听力减退、耳鸣等症状外,多会伴随有全身的发热、怕冷以及呕吐等症状。
(2)非化脓性中耳炎: 多是在乘坐飞机、潜水等较大的压力改变的情况下出现的,也可能因为长期的戴耳机听音乐引起。非化脓性中耳炎也是会出现听力的不同程度的损失,严重的可出现听力的完全丧失,也就是耳聋。
另外还会出现耳内憋胀感,以及耳鸣,如果并发感染还会出现耳道内的疼痛感。
无论是化脓性的还是非化脓性的中耳炎,都会影响听力,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
严重的可能引发其他的并发症,所以如果发现中耳炎还是要及时的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治疗,尽量避免各种症状的加重,也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对正常生活、工作的影响。
谢谢邀请!
中耳炎分为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三种类型,由于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对健康的影响也不仅不同,小克分别解释如下,供大家了解。
一、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听力下降为特点的非化脓性中耳炎,主要由于耳咽管堵塞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耳堵、听力减退、自声增强、耳鸣、头动时有水声,症状发生前一般会有上呼吸道感染、鼻炎、鼻窦炎病史。检查时鼓膜橙色或有液平,听力为传导聋,声导抗检查为B型图或c型图。治疗时可以应用1%麻黄素滴鼻液滴鼻、口服抗菌素、激素抗炎药物治疗,严重时可以行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置管引流等方法进行治疗。平时要预防感冒和积极治疗原发病灶,避免复发。
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通常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呼吸道的细菌通过鼓膜及血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为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发病时会出现高烧、寒战、耳堵、头痛症状。检查时鼓膜充血、肿胀、膨隆或穿孔流脓,穿孔小可有闪光搏动性溢脓现象,流脓后耳痛症状会减轻,传导性耳聋。伴发急性乳突炎时,乳突区可有红肿压痛的表现。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应该全身应用足量抗生素,局部用双氧水清洗净耳道脓液,然后再应用抗菌消炎滴耳剂,如环丙沙星滴耳剂,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等治疗。
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及时、不适当、不彻底或鼻咽部邻近器官的炎症病灶反复发作引发的。致病菌以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多见。 慢性化脓性中耳分为单纯型 、骨疡型、胆脂瘤型三种。
1.单纯性慢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粘液性或粘脓性、无臭味的耳流脓,检查时有鼓膜紧张部中央性穿孔、中耳粘膜充血肿胀或苍白,轻度的传导性耳聋,X线检查乳突无骨质破坏。
2.慢性骨疡型中耳炎表现为持续的脓性或血性有臭味的耳流脓,检查时有鼓膜松弛部穿孔或紧张部边缘性大穿孔,鼓室内肉芽或息肉突出,听力下降明显,多为传导性聋,晚期会出现混合性耳聋。乳突X线检查有骨质破坏。
3.胆脂瘤型慢性中耳炎表现为持续性耳道流臭脓,检查时鼓膜松驰部边缘性穿孔、穿孔内可见白色鳞片状物,有的外耳道后上壁塌陷。听力为传导性耳聋,晚期会出现混合性耳聋。常伴有患侧头痛、头晕症状。X线检查鼓窦及乳突区有边缘整齐锐利的透光区(胆脂瘤空洞),严重时会破坏邻近组织,导致颅内外合并症。 慢性单纯性化脓性中耳炎以保守治疗为主,用3%双氧水清洁耳道,氧氟沙星滴耳剂滴耳。干耳3月到半年者可行鼓室成型手术以提高听力。久治不愈的可行手术清除病灶,提高听力。 骨疡型、胆脂瘤型要进行乳突根治手术,以彻底清除病灶,避免发生迷路炎、脑膜炎等合并症,提高听力的治疗。
必须注意的一点是在治疗中耳炎时,如有鼓膜穿孔,严禁应用滴耳液或耳道内进入水及污物。
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谢谢阅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