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身上湿气太重怎治疗?
湿气重,一般是与气候,居住环境,体制等有关。中医讲,脾主运化,运化功能正常,体内各方面都正常。所以讲湿气多与脾虚有关,临床上可以采用健脾除湿,分离水湿原则治疗。常用基础方子藿香正气散进行加减治疗,除此之外,还需要配合饮食,运动治疗
二、湿气太重,身上长痘痘好痒?
不要用手去抓挠,防止局部出现溃烂或者出现感染,也不要用手去挤压或者过度的摩擦,可以给局部涂抹一些药膏来处理,比如维a酸乳膏,需要保持局部的卫生清洁干燥,也可以吃一些排湿气的药物来进行改善,可以多喝红豆薏米水,注意平时的日常生活习惯,不要长时间熬夜,也不要吃辛辣的食物。
三、身上湿气太重,长水泡怎么除湿气,怎么办?
可通过调节饮食来改善,少吃油腻的,甜的食物,少吃零食都是有效的,此外,还应多吃蔬菜水果,红豆薏米芡实粥能起到较好的除湿效果。作息习惯上,避免熬夜,早睡早起,养成运动的额习惯,都是提倡的。
四、人身上湿气太重应该怎么做?
中医认为湿气偏重的患者可能会影响本身的脏腑功能,造成消化不良,大便发黏甚至是便秘。这种建议你最好是去当地的中医院系统的,开一些健脾除湿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另外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少吃寒凉食物,不要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或者也可以配合进行艾灸拔罐治疗,祛除体内湿气。
五、我身上湿气太重,吃点什么药效果好?
可以吃丹参片,复方金钱草颗粒,补中益气丸等来进行治疗,在使用药物时,要严格的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平时也可以喝一些薏仁芡实茶,红豆芡实茶等,也是能够起到祛湿的作用,如果湿气比较大,也是会导致舌头出现发白的情况,舌周围也会出现齿痕。
六、喝啤酒会湿气太重吗?
啤酒本身,就可以助湿,所以是会导致湿气更重。临床上治疗湿气主要是健脾祛湿,温化水湿,在治疗上多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饮食上也要注意少吃辛辣刺激油炸食物,生活起居要规律,生姜也是可以祛湿,所以在夏季炒菜时候经常用点生姜,花椒有好处。
七、湿气太重了怎么调理?
体内湿气太重进行调理要因人而异进行辨证论治,每一个人的临床表现不一样,个体差异不一样,用药方式不一样,日常生活中不要喝酒,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快,加强锻炼,加强户外活动,少吃辛辣食物,如果这种明显,也可以应用健脾养胃,利湿的中药进行调理。
八、湿气太重该如何调理?
我以前手脚冰凉,到过养生馆,放过血、拔过火罐、做过艾灸,但感觉没有多少改善,一年四季手脚仍是冰凉的。
18年开始,我每天就用热水泡脚,有时在热水里加入生姜、艾叶和花椒。每天把一锅水烧到沸腾,然后倒在木盆里,两只脚放在木盆边上,再用小毛毯盖在腿上边,先用热气熏,等水温降下来再下脚泡,每天差不多要1个多小时。有时就光用热水泡,差不多坚持了半年多,我的手脚不再冰凉。我这算不算湿气排除了?
九、湿气太重怎么回事?
造成潮湿的原因有两种。一是风、寒、热、湿、燥、火六淫。这是大自然的水分。同时,身体也会产生水分。体内湿热主要是由脾虚引起的。如果脾脏功能不正常,食物就不能分为好与坏,即使是好与坏,这些物质也不能运输出体外。久而久之,身体会变湿,这是一种不好的病理产物的积累。
十、人体湿气太重怎么除湿?
温胆汤出自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中医十大名方之一,主要用来治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原方由竹茹、枳实、半夏、生姜、陈皮、甘草六味药组成。到了宋代,在陈无择所著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又在温胆汤原方中加上茯苓、大枣二味,但目前临床上一般不用大枣。
从温胆汤的药物组成来看,本方属于化痰清热,和肝胆,除虚烦,定惊悸的方剂,作用在于清而不在于温,与温寒暖胆的方剂明显有别。
中医认为肝属刚脏,性喜条达而忌抑郁,胆喜宁静而恶烦扰。《备急千金要方》说:“胆腑者,主肝也。肝合气于胆,胆者中清之腑也”,可见肝胆在生理上是相互沟通的。由于肝胆之气具有生、升的特点,以舒畅条达为平,古人将肝胆之气比类如春气之温和,温则胆气乃能条达。如果痰热邪气客于肝胆,则肝胆失其温和则发病。欲复其性,必先去其痰热,痰热去则胆气自和而温,因此用“温胆汤”作为方剂的命名。
为何温胆汤能去痰湿?首先来看痰是怎么形成的。
中医认为,一方面,人体容易受外部湿邪入侵,另一方面,从内部来讲,脾胃负责食物的运化,当它运化不利的时候,首先会形成湿。这些内外因素影响下聚集的湿,会慢慢凝结形成水,水再和人体中的一些代谢产物结合,形成粘稠的痰。
我们咳嗽的时候有时能吐出一口痰来,这种看的见的叫有形之痰,另外还有一种痰是看不见的,它存在于我们的身体中,阻碍气血经络运行,也咳不出来。因此,我们说痰是湿气的升级版,危害比湿气更大。
如何来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痰?
我们说气虚水湿重,就会出现齿痕舌、舌苔满布等舌象,那么当湿气凝结为痰,这个时候在舌象上也会有明显的表现,湿气重的舌苔会铺满舌头,当凝结为痰的时候,这个时候,舌苔就会变的非常厚腻,注意看这个“腻”,舌苔看上去不清爽,很黏腻的感觉,就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凝结为痰。
温胆汤就是专门祛湿化痰的一个方子,不仅仅祛湿,还可以将黏腻的痰化开,排出体外。
我们来看一下温胆汤的方子:
配方:茯苓、陈皮、法半夏、竹茹、枳实、炙甘草、生姜
温胆汤里面的药物除了一个竹茹是凉性的,其它基本都是温性的,因为湿的最初形成原因基本都是因为寒,里面配一个清热的竹茹,是因为痰湿堵塞经络运行,时间久了就会郁而化热,所以配一点清热的竹茹,同时竹茹也有祛湿化痰的作用。
温胆汤里面的半夏、枳实、竹茹除了祛湿化痰的作用,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把气往下降的,湿要往下走,从小便排出,中医认为,人体的气机是从左边升,从右边降,形成一个圆,循环往复。
半夏、枳实、竹茹就是把右边的肺气、胆气、胃气往下降,茯苓、甘草、陈皮都有补中益气、燥土去湿的作用,可以帮助脾气左升,于是就推动人体的这个小圆圈开始正常运转。这就是温胆汤的作用,它不仅仅是单纯在祛湿化痰,同时还调畅气机,让身体的气机恢复正常运转。
对于痰湿重的朋友,可以试试温胆汤,有很多痰湿困脾的朋友,可能口服效果不好,建议大家可以试试用温胆汤直接来泡脚,早晚各一次,每次20分钟,很多朋友反馈泡脚比喝药效果还好。这就是因为我们现代人脾胃虚弱的情况很严重,很多药吃下去不起作用,都是因为脾胃吸收能力太差,这种情况泡脚从经络直接吸收反而效果更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