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有那些症状?
胃癌概述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其主症不同,在中医学中可分属于噎膈、反胃、症瘕、积聚、心腹痞、胃脘痛等病证范畴。其发病率居消化道恶性肿瘤之首,但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其发病率在高发区和低发区之间可相差7~10倍。我国整体上属于胃癌高发区,其也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如我国西北、东北、江苏、浙江沿海一带为胃癌高发区,特别是甘肃省河西走廊、胶东半岛及江苏、浙江胃癌发病率最高,而中南西南尤其是广西,胃癌发病率低。
我国胃癌粗死亡率为17.30/10万,按中国人口调整死亡率为15.41/10万,按世界人口调整死亡率为23.86/10万,胃癌的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以日本最高,美国最低,我国上海仅次于日本,北京居于中间。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研究及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一些发达国家的胃癌发病率与死亡率有所下降,尤其近30年来更为显著,这也可能与食物的贮藏及保存方法的改善有关系。
胃癌可发生于胃体上、下各部位,据北京首都医院统计,分布于幽门窦部的为46.9%,贲门底部的为39.1%,体部的为10.2%,全胃的为3.8%。
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总的趋势是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发生在40岁以下者占20%;发生在40~60岁之间者占70%。青年人所患胃癌,其恶性程度相对于中老年来说往往更为突出,应予高度重视。我国胃癌发病率较高,其死亡率又占各种恶性肿瘤之首位,平均患病年龄又较低,因此说,胃癌是一个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从预防及治疗上均应予以高度重视。
胃癌是源自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占胃恶性肿瘤的95%。胃癌在我国发病率很 高,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全国胃癌平均死亡率高达20/10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约3∶1。发病年龄高峰为50岁~60岁。世界胃癌的年发病率为17.6/10万,日本、丹麦等国发病率高,而美国及澳洲则较低,在我国以山东、浙江、上海、福建等沿海地区为高发区。
[影像学表现]
1.蕈伞型:为突入胃腔内的菜花状肿块,肿瘤表面有浅在溃疡,癌组织仅累及粘膜层及粘膜下层。X线表现以充盈缺损为主,边缘不规则但清楚。前后壁胃癌如不涉及大小弯,正位,不见胃轮廓改变。如癌侵及大小弯,正位,可见到局部胃轮廓改变。
2.溃疡型:溃疡型胃癌为高起增厚的盘状病变,中央有形态不规则的溃疡,边缘隆起,基底凹凸不平。切线位,X线表现为半月征,就是在充盈缺损的基础上形成的龛影,或者表现为边缘不规则的环堤征。
3.浸润型:浸润型胃癌可分为局限性浸润和弥漫性浸润两种。局限性浸润型胃癌的X线表现为局部胃窦部狭窄变形,而且为环形狭窄,表面光滑或不规则,由于胃壁僵硬,蠕动几乎完全消失,容易引起梗阻。
弥漫型浸润型胃癌由于广泛浸润,使整个胃壁增厚而无弹性,胃腔缩小而不规则,形成“皮革胃”。
[鉴别诊断]
1.蕈伞型胃癌与胃平滑肌瘤鉴别;
(1)胃平滑肌瘤为类圆形充盈缺损,表面光滑,粘膜皱襞撑平消失而非破坏,周围粘膜正常,在肿瘤的中央常有龛影,胃壁柔软。
(2)蕈伞型胃癌为偏心性菜花状充盈缺损,表现凸凹不平,粘膜皱襞破坏消失,病变区胃壁僵硬、蠕动消失,病变区无龛影。
2.限局性浸润型胃癌与胃窦炎鉴别:
(l)胃窦炎为痉挛性胃窦狭窄,可以扩张,胃壁柔软,大小弯侧的痉挛切迹可以改变。
(2)限局性浸润型胃癌为胃窦部环形狭窄、僵硬,不能扩张,蠕动消失。
【诊断】
(一)症状 早期表现为上腹不适,约为80%患者有此表现,将近50%胃癌患者有明显 食欲减退或食欲不振。晚期可出现乏力,腰背疼及梗阻后出现恶心、呕吐、进食困难。肿瘤表面溃疡时出现呕血、黑便。
(二)体征 早期无特殊体征,晚期可见上腹肿块,直肠指诊可及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 肿大,同时贫血、消瘦、腹水等恶液质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早期可疑胃癌,游离胃酸低度或缺,如红血球压积、血红蛋白、红细 胞下降,大便潜血(+)。血红蛋白总数低,白/球倒置等。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化验异常。
(四)X线表现气钡双重造影可清楚显示胃轮廓、蠕动情况、粘膜形态、排空时间,有无充盈缺损、龛影等。检查准确率近80%。
(五)纤维内窥镜检查 是诊断胃癌最直接准确有效的诊断方法。
(六)脱落细胞学检查 有的学者主张临床和x线检查可疑胃癌时行此检查。
(七)B超 可了解周围实质性脏器有无转移。
(八)CT检查 了解胃肿瘤侵犯情况,与周围脏器关系,有无切除可能。
(九)免疫学CEA、FSA、GCA、YM球蛋白等检查。
肠胃黏连吃什么要可以控制针刺疼痛,饮食吃什么忌什么?
吃些清淡的食物,不要吃辣椒比较刺激性食物、油腻的食物也不要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