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好请问下,生蛇胆怎么吃?是不是整个蛇胆不弄破放到高度白酒里泡?
蛇是百毒之王,其本身可患癌症,肝炎等各种疾病,寄生虫更多.一些老蛇,抵抗力差,个体又大,蛇皮与肉之间的寄生虫常呈一团团.
生吞蛇胆易患鞭节舌虫病.鞭节舌虫,是蛇体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蛇胆,又是鞭节舌虫依附的主体,生吞蛇胆,当其进入消化道后,鞭节舌虫可在肠粘膜下寄生,大量吸食人体营养,时间一长,还会因粘膜损害而发生腹痛,腹泻,持续性发热等症状.蛇是沙门菌的重要携带者和传染源.有资料表明,蛇携带沙门菌率达50%,蛇胆带菌率则更多,既使用40°的白酒浸泡蛇胆半小时后,沙门菌未见抑制和减少.所以生吞蛇胆或以胆汁调酒饮服,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可引起急性胃肠炎,伤寒,副伤寒,寄生虫感染等疾病.
50%概率生病,所以不要吃,同时不宜杀生~~
一盅酒,一个蛇胆,浸泡半小时,但是这是传统吃法,现在很多科学论断。。。。自己把握
蛇胆不弄破放到高度白酒里泡,生蛇胆弄破白酒里泡也行
二、怎样判断体内有鞭虫
血液寄生虫检查
常用的方法为血液涂片法(薄血片和厚血片法)和骨髓穿刺法。
血液寄生虫检查意义
1.疟原虫检查:疟原虫为疟疾病原体,通过蚊子传播,常见的疟原虫有间日疟、三日疟和恶性疟三种。外周血涂片检查疟原虫是诊断疟疾的可靠方法,发现疟原虫既为阳性,就可以作为确诊的可靠依据。阴性结果不能否定诊断,需多次复查,或用基因诊断方法检查。
2.微丝蚴检查:微丝蚴为丝虫的原虫,我国常见的丝虫感染有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两种,均通过蚊子传播。外周血涂片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方法,阳性结果为诊断依据,阴性结果需多次复查。
3.回归热螺旋体检查:回归热螺旋体为回归热的病原体,通过人虱传播。阳性结果为诊断依据,阴性结果需多次复查。
4.弓形体检查:弓形体为弓形虫病的病原体,猫及猫科动物为其主要传染源,人一般呈阴性感染。阳性结果为诊断依据,阴性结果需多次复查,或用免疫学方法及基因诊断方法检查。
5.立朵小体检查:立朵小体为黑热病的病原体,是鞭毛虫的一种,常可通过肝、脾穿刺液检查,也可通过骨髓和淋巴结穿刺液检查。阳性结果可确诊,阴性结果需复查。
----------------------------------------------------------------------------------------------------
寄生虫的检查要根据医生对病人症状的反映情况来进行筛查,不可能上面的血液学寄生虫检查都要进行筛查。
最常见的还是血涂片,通过显微镜来看,当然这不是普通的显微镜,这项工作往往需要资深一点的人来看。我们这边的附属医院,听他们说,看标本中的病原体不大容易,所以money也多。。。。远了
特殊的情况还需要在特殊的部位取标本来检查,具体的看情况,比如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现在一般注意个人卫生的话,不会感染寄生虫。感染的人群也是小孩和长期在潮湿地带生活的人。
还是要注意一些,尽量别去坑坑洼洼的水池,或者喝露天的水。现在由于这种情况,寄生虫感染造成人脑感染的案例很多,尤其是夏天。
三、鞭虫病都有什么症状
轻、中度感染者虽然临床多见,但一般无显著症状。偶有右下腹痛、恶心、呕吐、低热等。重度感染多见于儿童,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①胃肠道方面:结肠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弥慢性出血点、溃疡形成。患者表现为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脱肛。有些病人出现慢性阑尾炎的症状。, ②血液系统方面:血常规检查出现嗜酸细胞增加、缺铁性贫血等。严重贫血者导致心脏扩大。, ③神经系统方面:常头昏、头晕。极少数可有脑膜炎的症状。腹部触诊常有右下腹明显压痛。
四、蛇苦胆吃了好嘛?
蛇胆具有清热解毒止咳的功效。但生蛇胆携带沙门氏菌,会引起急性肠胃炎、严重的会诱发肾衰竭。生吃蛇胆还会有患鞭节舌虫病的危险,鞭节舌虫是蛇体内的寄生虫。会产生呕吐、呕血、腹痛和持续发热等症状。
五、生吃蛇胆有什么危害?
蛇胆、鱼胆等动物内脏是有毒的,直接服用容易导致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他表示,一般情况下,吃蛇胆问题不大,但有人吃后,确实容易出现中毒症状。
轻则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重则会发生抽搐、昏迷,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导致尿毒症。
医生提醒,虽然蛇胆有清热、解毒、止咳等功效,但因生蛇胆中含有寄生虫,且外壁容易破裂,建议不要直接吞服,市民可以选择购买蛇胆等口服剂来达到此效果;
由于个体的差异,每个市民在服用蛇胆后中毒反应不一,若中毒者本来就有肾功能受损,则更易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如果出现不适症状,请及时入院治疗,以免延误时机。
扩展资料:
蛇胆的鉴别
1、眼镜蛇胆:外形呈卵圆形,两端钝圆。胆皮表面光滑,胆蒂略扁侧生而长,胆管紧贴胆壁。胆汁显橙黄色,有粘性。 味苦而后甘甜,具清凉刺激感。
2、金环蛇胆:外形呈类三角形或椭圆形,胆蒂略粗。胆汁金黄色,微粘。夏季胆汁汁呈墨绿色,冬季胆汁呈白色或淡红而带黄色。胆汁粘度不同季节亦有变化。味苦而甘甜。
3、银环蛇胆:外形呈长椭圆形,两端略尖,尖端胆管基部粗而翘起,呈明显的平头勾。胆汁橙黄。气微腥,昧先苦后甜。
4、五步蛇胆:又名蕲蛇。为蝰科动物尖吻蝮的胆囊。外形椭圆形较大,胆管较粗,胆壁较薄,不光滑,筋络较多,胆囊充盈饱满,有皱褶。胆汁呈淡黄色、米黄色或黄白色,胆汁较稀薄。气微腥,味苦而甘凉。
5、乌梢蛇胆: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胆囊。外形似白豆状或花生末状。胆囊表面粗糙不光滑,具网状筋络。胆管出于胆囊中部,无主管胆,呈细小多个分枝,不易挤出胆汁。胆汁绿褐色,粘稠。味苦涩而后甘甜。
6、灰鼠蛇胆:又叫过树榕蛇。为游蛇科动物灰鼠蛇的胆囊。外形呈长卵圆形,一端钝圆,一端稍尖。胆管基部位于尖端。胆皮表面光滑;胆汁草绿色或淡绿色。昧苦涩。
7、滑鼠蛇胆:为游蛇科动物滑鼠蛇的胆囊。外形呈长筒形,胆囊较大,饱满充盈,胆囊表面光滑。胆汁呈绿色或淡绿色。味先苦后甘甜。
8、王锦蛇胆:为游蛇科动物王锦蛇的胆囊。外形呈长椭圆形,两端尖。胆管较粗,胆壁较厚。胆汁墨绿色。气微腥,味苦而甘凉。
9、三索锦蛇胆:为游蛇科动物三索锦蛇的胆囊。外形多呈长椭圆形。胆皮较厚,胆管基部较粗,胆汁墨绿色,有少数胆汁呈橙黄或浅红色。气腥,味苦而甘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女子生吞蛇胆中毒!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