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围神经损伤的症状有哪些?
周围神经损伤的种类较多,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
1.臂丛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神经根型分布的运动、感觉障碍。臂丛上部损伤表现为整个上肢下垂,上臂内收,不能外展外旋,前臂内收伸直,不能旋前旋后或弯曲,肩胛、上臂和前臂外侧有一狭长的感觉障碍区。臂丛下部损伤表现为手部小肌肉全部萎缩而呈爪形,手部尺侧及前臂内侧有感觉缺失,有时出现霍纳氏综合征。
2.腋神经损伤:运动障碍,肩关节外展幅度减小。三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角肌萎缩,肩部失去圆形隆起的外观,肩峰突出,形成“方形肩”。
3.肌皮神经损伤:肌皮神经自外侧束发出后,斜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下行,并发出分支支配上述三肌。终支在肘关节稍上方的外侧,穿出臂部深筋膜,改名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肌皮神经受伤后肱二头肌、肱肌及前臂外侧的皮肤感觉障碍。
4.正中神经损伤:?第一、二、三指屈曲机能丧失;拇对掌运动丧失;大鱼际肌萎缩,出现猿掌畸形;食指、中指末节感觉消失。
5桡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为全身诸神经中最易受损伤者,常并发于肱骨中段骨折。主要表现为伸腕力消失,而“垂腕”为一典型病症;拇外展及指伸展力消失;手背第一,二掌骨间感觉完全消失。
6.尺神经损伤:第四和第五指的末节不能屈曲;骨间肌瘫痪,手指内收外展功能丧失;小鱼际萎缩变平;小指感觉完全消失。
7.股神经损伤:运动障碍,股前肌群瘫痪,行走时抬腿困难,不能伸小腿。感觉障碍,股前面及小腿内侧面皮肤感觉障碍。股四头肌萎缩,髌骨突出。膝反射消失。
8.坐骨神经损伤:坐骨神经完全断伤时,临床表现与胫腓神经联合损伤时类同。踝关节与趾关节无自主活动,足下垂而呈马蹄样畸形,踝关节可随患肢移动呈摇摆样运动。小腿肌肉萎缩,跟腱反射消失,膝关节屈曲力弱,伸膝正常。小腿皮肤感觉除内侧外,常因压迫皮神经代偿而仅表现为感觉减退。坐骨神经部分受伤时,股二头肌常麻痹,而半腱肌和半膜肌则很少受累。另外,小腿或足底常伴有跳痛、麻痛或灼痛。?
9腓总神经损伤:垂足畸形,病人为了防止足趾拖于地面,步行时脚步高举,呈跨越步态;足和趾不能背伸,也不能外展外翻;足背及小趾前外侧感觉丧失。
二、周围神经损伤有什么后果?
周围神经损伤也称中枢以外的神经受损,延误不当的治疗受损神经会迟发缺血坏死,过了治疗期会遗留永久性的意憾。故神经损伤后能否恢复要抢时间正确治疗。神经损伤后恢复必须条件是寻查病因对症诊治消除病源阻止病情继续恶化、软化瘢痕预防受损神经因炎性病理而发生粘连、中西复合治疗增强改善受累神经微循环血运以养神经,同时配伍神经再生剂兴奋激活神经才能再生修复神经恢复神经功能,以上神经是神经恢复的必须条件,缺一都难以是神经再生修复。
三、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症状是什么样的啊?
病情分析: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表现为两下肢完全性瘫痪、肌张力减低、局部姿势反射消失、下肢腱反射消失、浅层反射(提睾反射、腹壁反射)消失。可有Babinski征。除弛缓性截瘫外,病变以下浅深感觉减退或消失,同时有大小便失禁。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的截瘫以弛缓性为特征,瘫痪程度不等,可以是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完全性弛缓性截瘫者两侧瘫痪程度相等。肌萎缩伴有血管运动障碍,如浮吸、皮肤青紫等,以及皮肤营养障碍,当前根刺激性病变时,可有肌纤维颤动。腱反射减低甚至消失,跟腱反射尤为明显,无锥体束征,绝无Banski征,同时有括约肌障碍。如马尾神经损害时有大小便失禁,或由于膀胱肌的麻痹,呈神经性膀胱,表现为持久性尿失禁。
意见建议: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伤害是不断加深的,及早确诊,及早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四、神经不正常的人, 具体会哪些症状?
症状:
1、 高血压:(110-160),给陌生人谈话时很容易紧张,具体表现:头胀、血压高、心率快。
2、 心率快。
3、 大脑神经机敏。
4、 说话时间一长,就头胀,如果不休息,就轰一声,头就难受。
5、 右半边头有时就是不听使唤,不能动脑,一思考问题就头胀。
6、 心脑不同步,想什么不能做什么。
7、 头一难受就摇头。
血压时常不明原因增高,经医院验血查明是因为血稠,三年冲了三次血管,但是血压自己控制不住,头晕、右半边头部感觉像针扎一样难受,心脏感觉无力、心烦。去医院检查,也检查不出是何原因,医生说是神经性血压升高,04年出院后一直未放弃治疗,走访很多有名中医,均未取得明显疗效。血压正常时,感觉同正常人一样。最近又出现这种症状,但医生也讲年纪轻不宜多冲血管。
五、神经损伤后出现什么症状
全身神经有很多哦,如脑神经损伤包括脑外伤、脑血管硬化(脑溢血、脑血栓)后遗症、脑炎与脑膜炎后遗症、脱髓鞘疾病等脑血管病后遗症,其症状各异。
六、植物性神经系统受损人身体会出现什么症状
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会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如出现胸闷、憋气、心慌、濒死感等心脏神经症;胃痛、胃胀、呕吐、腹泻等胃肠神经症;其他如多汗、头痛头晕、视力恶化、失眠、健忘、皮肤发麻、皮肤发痒、痛经等临床症状。
其临床特点首先是身体没有明显器质性改变,其次病情加重或反复,常伴随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变化,一般按冠心病、胃炎等器质性疾病治疗常无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