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物营养缺乏时有哪些症状
物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的营养元素,如果缺乏任何一种营养元素,其生理代谢就会发生障碍,使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使根、茎、叶、花或果实在外形上表现出一定的症状。
(1)作物缺氮症状
作物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直立,叶片呈浅绿或黄绿。失绿叶片色泽均一,一般不出现斑点或花斑,叶细而直。缺氮症状从下而上扩展,严重时下部叶片枯黄早落;根量少,细长;侧芽休眠,花和果实量少,种子小而不充实,成熟提早,产量下降。
(2)作物缺磷症状
作物缺磷时,生长缓慢、矮小瘦弱、直立、分枝少,叶小易脱落,色泽一般呈暗绿或灰绿色,叶缘及叶柄常出现紫红色。根系发育不良,成熟延迟,产量和品质降低。缺磷症状一般先从茎基部老叶开始,逐渐向上发展。
(3)作物缺钾症状
作物缺钾通常是老叶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焦枯似灼烧状。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但叶中部、叶脉和近叶脉处仍为绿色。随着缺钾程度的加剧,整个叶片变为红棕色或干枯状,坏死脱落。根系短而少,易早衰,严重时腐烂,易倒伏。
(4)作物缺钙症状
作物缺钙,生长点首先出现症状,轻则呈现凋萎,重则生长点坏死。幼叶变形,叶尖呈弯钩状,叶片皱缩,边缘卷曲。叶尖和叶缘黄化或焦枯坏死。植株矮小或簇生,早衰、倒伏,不结实或少结实。
(5)作物缺镁症状
作物缺镁,叶片通常失绿,始于叶尖和叶缘的脉间色泽变淡,由淡绿变黄再变紫,随后向叶基部和中央扩展,但叶脉仍保持绿色,在叶片上形成清晰的网状脉纹。严重时叶片枯萎、脱落。
(6)作物缺硫症状
作物缺硫,全株体色褪淡,呈淡绿或黄绿色,叶脉和叶肉失绿,叶色浅,幼叶较老叶明显。植株矮小,叶细小,向上卷曲,变硬、易碎,提早脱落。茎生长受阻,开花迟,结果或荚少。
二、植物缺少氮、磷、钾分别表现出来的现象是什么
缺钾:老叶沿叶缘首先黄化,严重时叶缘呈灼烧状。
双子叶植物叶脉间失绿
缺氮:植株浅绿、基部老叶变黄,干燥时呈褐色。茎短而细,分枝或分蘖少,出现早衰现象。若果树缺氮则表现为果小、果少、果皮硬等现象。
缺磷:植株深绿,常呈红色或紫色,干燥时暗绿。茎短而细,基部叶片变黄,开花期推迟,种子小,不饱满。
三、植物营养过剩的症状
一、大量元素过剩 1.氮过剩症氮素过多,作物枝叶生长旺盛,营养生长过旺,茎秆细弱,纤维素、木质素减少,易倒伏,组织柔嫩,抗病虫能力下降,后期贪青晚熟,产量和品质下降。 2.磷过剩症作物一般不出现磷过剩症,但大量施磷会使茎叶转为紫色,早衰。磷素过多,常以缺铁、锌、镁等失绿症表现出来。 3.钾过剩症作物一般不会出现过剩症。如大量施用,棉花叶片过于青绿,易贪青晚熟,棉铃脱落严重,棉花品质下降。 二、中量元素过剩 1.镁过剩症作物一般不会出现镁过剩,但会阻碍作物生长。 2.硫过剩症作物一般不会出现硫过剩,但通气不良的水田可使根系中毒发黑。 三、微量元素过剩 1、锰过剩症因作物而有较大差异,但多数表现根褐变,叶片出现褐色斑点,也有叶缘黄白化或呈紫红色,嫩叶上卷等。苹果锰过剩引起粗皮病,水稻锰过剩,叶黄化,发生高节位分蘖,茎基有褐色污染物等;锰过剩抑制钼的吸收,酸性土壤上作物缺钼有可能是锰过剩引起的。 2、锌过剩症多数情况下植物幼嫩叶片表现失绿、黄化,茎、叶柄、叶片下表皮出现赤褐色。水稻锌过剩,稻苗长势衰弱,叶片萎黄;小麦锌过剩,叶尖出现褐色斑;大豆锌过剩,叶片尤其中肋基部出现紫色,叶片卷缩。 3、铜过剩症多数作物叶黄化,根伸长受阻,盘曲不展,或形成分歧根、鸡爪根。水稻铜中毒,稻苗显著黄化,生长停滞;小麦铜过剩,体色变深、僵化,下叶发黄,根盘曲。铜过剩明显抑制铁吸收,有时作物铜过剩,以缺铁症出现。 4、钼过剩症作物钼过剩在形态上不易表现,棉花植株含钼达15mg/kg生育无异常,但饲料作物含钼>10mg/kg,长期饲喂可能引起家畜钼毒症。茄科作物对钼过量较敏感,番茄、马铃薯钼过量,小枝呈金黄色或红黄色。 5、硼过剩症硼在植物体内随蒸腾流移动,水分随蒸腾散失而硼残留,叶片尖端及边缘硼浓集,所以硼过剩主要表现于叶片周缘,大多成黄色或褐色的镶边,叶片黄化,严重时变褐枯焦,在蔬菜作物上有所谓金边莱;水稻硼过剩叶尖褐变,干卷,颖壳出现褐枯斑;大麦硼过剩,叶片散生大量棕褐色斑点。 6.氯过剩症氯过剩时作物易出现烧根、死苗现象。忌氯作物如甘薯、烟草、果树等产品品质下降 镍属于有争议的元素,目前被列入植物的有益元素,不是必需营养元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