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后3天不大便,怎么回事

一、母猪产后3天不大便,怎么回事

可以用一下“超能”对治疗母猪便秘效果不错的。

二、布氏杆菌病能治好吗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多饮水,进易消化饮食,保证热量。必要时给与解热镇痛剂及镇静剂。, 2.病原治疗, 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急性期及慢性复发的病人。常用药物如下。, ⑴链霉素与四环素联合:链霉素1g/日,分2次肌注;四环素2g/日,分4次口服,疗程3周。, ⑵复方新诺明与链霉素联合:前者每次2片,3次/日;后者剂量同上。疗程3周。, 3.慢性期的治疗, 宜病原治疗与特异性脱敏疗法相结合。病原治疗同上。特异性脱敏疗法有:, ⑴菌苗治疗:首次剂量为25万菌体/日,以后逐渐增加剂量,疗程结束时,菌苗可达1.5亿菌体/日,10~15日为1疗程。, ⑵水解素及溶菌素治疗:首次剂量两者为1%1ml/日,逐步增至2ml/日,疗程10~15天。也可用于急性期病人。菌苗、水解素及溶菌素注后可出现反应,主要为寒战、发热、出汗、头痛、全身不适,个别重者还影响呼吸、血压。, 4.其它, 皮质激素对于重症者、睾丸肿痛、关节肌肉神经剧痛者及有心脑并发症者,均应采用。慢性期还可用物理疗法,如热疗、透热、水浴等。

三、反应性淋巴结要不要紧

您好!您可以参考下面的内容哦。

常见淋巴结肿大的原因与特点

淋巴结肿大(图)可能是局部病变所致,也可能是全身疾病的一种表现。根据病程,淋巴结肿大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根据病理变化可分为反应性、浸润性和原发性淋巴组织的病变。临床通常根据淋巴结肿大的范围,分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和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二类。

局限性淋巴结肿大 常见的原因有:

(1)感染性淋巴结肿大

见于淋巴结引流范围内组织器官的急慢性炎症,如扁桃体炎、牙龈炎等引起的颈部淋巴结肿大;胸壁、乳腺等部位的炎症引起的腋窝淋巴结肿大(图);会阴、臀部、小腿等部位感染引起的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1)急性感染 急性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特点是质软,有压痛,表面平滑,无粘连,肿大到一定程度即停止。应用有效抗菌药物后多很快缩小或消失。

2)慢性感染 慢性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但最终仍可缩小或消失。

3)淋病 淋病可引起两侧压痛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4)软下疳 软下疳可引起单侧压痛性淋巴结肿大;

5)梅毒 梅毒可引起单侧或双侧无压痛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6)淋巴结结核 肿大的淋巴结常发生于颈部血管周围,多发性,大小不等,质地稍硬,可互相粘连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如发生干酪样坏死,可触及波动,晚期可溃破,不易愈合而形成瘘道,愈合后可形成不规则瘢痕。

(2)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肿瘤转移所致的淋巴结肿大质地坚硬,有时呈橡皮样感,一般无压痛,可与周围组织粘连,有时肿大淋巴结界限不清。若左侧锁骨上窝出现大而坚硬无压痛的淋巴结,应考虑胃癌或食管癌的转移所致。此处为胸导管进入颈静脉的入口,这种肿大的淋巴结称为Virchow淋巴结,为胃癌、食管癌转移的标志。

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1)感染性疾病 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病毒感染;布氏杆菌病、血行弥散型肺结核等细菌感染;梅毒、钩端螺旋体病等螺旋体感染;黑热病、丝虫病等原虫与寄生虫感染等。

(2)结缔组织疾病 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Felty综合征、结节病等。

(3)血液与造血组织疾病 如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浆细胞病、组织细胞病等。

四、布氏杆菌病能治愈吗

病情分析:布氏杆菌病能治愈

意见建议:布病症状多种多样,病期又长,治疗也较复杂,并有一定难度,应根据不同病期,不同症状体征性质调整治疗方案. ①早治疗。诊断一经确立,立即给予治疗,以防疾病向慢性发展;②联合用药,剂量足,疗程够。一般联合两种抗菌药,连用2~3个疗程;③中医结合。中医包括蒙医、藏医和汉医;④综合治疗。以药为主,佐以支持疗法,以提高患者抵抗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任立飞—威县人民医院 传染科 医师

五、布鲁菌病如何预防

布鲁菌为一不活动、微小的多形球状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形成。该菌对光、热、常用化学消毒剂等均很敏感;日光照射10~20分钟、湿热60℃10~20分钟、3%漂白粉澄清液等数分钟即可将其杀灭。布氏杆菌在外界环境的生活力较强,在干燥土壤、皮毛和乳类制品中可生存数周至数月,在水中可生存5日至4个月。, 布鲁菌仅产生内霉素,对实验动物具一定毒性。, 布鲁菌自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后,中性多核粒细胞首先出现,被吞噬的牛型细菌可部分被杀死,但羊型菌不易被杀。存活的 布鲁菌随淋巴液到达到局部淋巴结。根据人体的抗病能力和侵入菌的数量及毒力,病菌或在局部被消灭,或在淋巴结中生长繁殖而形成感染灶。当病菌增殖达到相当数量后,即冲破淋巴结屏障而侵入血循环,此时可出现菌血症、毒血症等一系列症状。, 病菌进入血循环后易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网状内皮系统中形成新的感染灶,后后中网病菌又可多次进入血循环而导致复发。发热呈波状型(故本病又称波状热)。, 布鲁菌主要寄生于巨噬细胞内,与其他寄生细胞内细菌所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一样,其发病机理以迟发型变态反应为主。, 布病的发生发展乃甚为复发,一则与菌血症、毒血症、变态反应有关,二则该菌侵犯多个器官,三则抗菌药物与抗体不易进入细胞,所以本病临床表现复杂、难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