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斯德哥尔摩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不到800年 750——800年
斯德哥尔摩英语里意为“木头岛”。城市始建于公元13世纪中叶。那时,当地居民常常遭到海盗侵扰,于是人们便在梅拉伦湖的入海处的一个小岛上用巨木修建了一座城堡,并在水中设置木桩障碍,以便抵御海盗,因此这个岛便得名为“木头岛”。关于斯德哥尔摩这个名称,在当地还有传说是,即古时梅拉伦湖上漂浮着一根巨大的木头,引导来自锡格蒂纳的第一批移民至此,建立了这座城市。另有这样的传说:以前这里一片荒凉,海浪冲来的遇难船只的碎片堆满海滩,当地居民便捞取这些木片搭起简陋的小屋。由于这些木片均不成块,只是一条条木头样的废料,因此,搭起的房子东倒西歪。
1250年,这种碎木房屋在小岛上形成了一条街,外国船只开到这里进行商贸活动,看见街上的房屋如此模样,不禁感到好笑,随口喊出“斯德哥尔摩”。“斯德哥”是木头的意思,“尔摩”则是岛的意思,合起来为“木头岛”。由于斯德哥尔摩地理位置适中,气候温和,环境优美,在1436年被定为都城,并逐渐发展成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最大城市。
二、求有关斯德哥尔摩的资料
瑞典的首都
三、在斯德哥尔摩最方便的出行方式是什么?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经过5年的规划和建设,如今已经拥有一套简易又便宜的租用自行车系统。这项为缓解交通压力和节约能源实行的措施,在瑞典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如今,在瑞典留学的留学生们的出行也方便多了,随处可租到自行车。
斯德哥尔摩地处北纬60度,冬季漫长,天黑得又早,而且雪多路滑,因此为避免危险,全市通常只在4月到10月开展出租自行车的业务。据统计预测,在今年这个季节里,全市购买租用自行车卡的人数可达2.5万人次。
在斯德哥尔摩,推广自行车以缓解交通压力的措施得以迅速推行的主要原因是,它确实让人们感觉到了出行的便捷。租赁自行车的网店遍布全城,市民和游客可以在全城任何一个网点存取,非常方便。每年夏天,当地很多居民就把自行车作为城内的主要交通工具,不论是平日上班、上学,还是周末购物、郊游,人们都享受这种惬意的生活。
这里大多数的自行车出租点虽无人管理,但绝对不会出现“供不应求”,迫使人们焦急等待的状况。租借点的自行车都放置在一个受电脑控制的铁架上,每当铁架上的自行车都被取走或放满了,就会自动向负责调配的人员发出信号,提示他们开车前来进行调配。
其次,费用低廉也是一个因素。在斯德哥尔摩,租借自行车季票才250瑞典克朗(1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1元),如果网购则只需200克朗(省去了代售处的手续费),而且可以仅以75克朗低价购得一顶安全帽。同时,还可得到一张全市租车点的地图。人们能享受到如此实惠的价格,主要得益于政府补贴,以及租车公司与商家的广告合作。
据悉,瑞典政府2007年宣布,瑞典将在以后20年里加大对自行车交通的投入,以减少人们对汽车的依赖。瑞典公路交通局、瑞典铁路交通局和瑞典经济与地区发展署每年将增加5亿瑞典克朗的投入,用于实施各种发展自行车交通的措施,如修建更多的自行车专用道,改建公共交通工具以使人们能携带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和火车,增设安全的自行车停车场等。
此外,市政部门重视自行车道的建设,也为推广自行车出行提供了条件。斯德哥尔摩的街道,基本都留有一米多宽的自行车道,标志明显。并且规定,在自行车道上,自行车享有优先权,连行人都得让着骑车人。
原文来源:
四、什么是希尔顿综合症
这些富孩子都或多或少有着类似或接近希尔顿“公主”那样的禀赋根性、生活方式和行为轨迹,被称之为“希尔顿综合征”,它的一般症状是:
由于没有工作,孩子们失去了动力,习惯于依靠佣人和家长,从而缺乏基本生活技能,包括赚钱、理财和与他人共事;时不时有“偷窃”、“私自驾车”、“酗酒”以至吸毒等“违规”行为;有相当数量的富孩子患有“抑郁症”;不善于协作和应变,等等。
“希尔顿综合征”发生的原因,
一是财富本身,“金钱可以买到一条脱离人生阅历的道路”,“特权成了健康成长道路上的障碍”;
二是家长忙于工作、赚钱,孩子们都缺乏父母的关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