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是怎么引起的?肝上是否会长血管瘤?

一、血管瘤是怎么引起的?肝上是否会长血管瘤?

1-血管瘤目前的疾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人体中只要有毛细血管的地方都有可能出现血管瘤,所以肝脏也是比较容易长血管瘤的器官之一。

2-血管瘤的生理特点就是:本来人体各个器官、各个组织都有毛细血管,一般正常的毛细血管是很细,而且不重复、也不围绕成堆,但因某种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某一段的毛细血管出现“快速增长”,甚至没有限制,结果这堆快速生长的血管就形成了“一片”或“一堆”,就形成了血管瘤,这是一种良性肿瘤。如果出现在脸部,很快就会将脸部的正常皮肤转为血管瘤(有些是红色的、有些是青色的,日常生活中时不时会看到);但有时血管瘤并不会“毫无限制”,主要是增大的血管本身也需要营养供应,有时因血液供应不足也会停止增长;----肝脏的血管瘤也会这样,而且大多数的血管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后,瘤体本身的营养供应不足,也停止快速生长

3-关于血管瘤的治疗,需要看血管瘤所在的部位、生长的速度、合并其他情况,以及血管瘤的深浅而定:

(1)一般长在皮肤上的血管瘤,如果浅的,可以用激光或外科手术切除;目前也采用贴剂,使血管瘤血液枯竭而退;

(2)如果是内脏的血管瘤,如肝脏,需要看生长的速度及是否有乙肝:

   A-如果没有乙肝,不生长或生长的速度不大,可以不用治疗,但必须每年进行肝脏彩超检查;

   B-如果有乙肝,而且生长速度较快,那么建议尽早做手术治疗,因为在乙肝病毒的刺激下,肝脏的血管瘤也有可能恶变为肝癌;

   C-如果有乙肝,但血管瘤不生长,或速度不明显,那么也需要定期检查彩超、查ALT(这两个指标最好每年检查一次),发现异常或快速增长,也可以做手术。

 ----大多数的肝脏血管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后,不会再增长,也无需治疗,但到了40岁以后需要密切关注,定期检查

二、在不切除DD的情况下怎么称出DD的重量

量出你DD的长度和直径,计算你DD的体积,在*你DD的密度,得出重量

三、什么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蛋白

什么是血瘤?

血管瘤是指发生于血管组织的一种肿瘤,是由于血管组织的错构、畸形、瘤样增生而形成。绝大多数为良性肿瘤。极少数中如:血管内皮瘤、血管肉瘤、血管母细胞瘤等为恶性肿瘤,约占5%左右。血管瘤还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占75%,即先天胎生性,是由于人体胚胎期血管网异常增生而形成,出生时有;继多发生数在婴儿期出现,病因尚不清楚。

血管瘤可发生人体各部位,如颜面、四肢、胸腹等体表及脑、肝、胸、腹腔等部位。

血管瘤危害:出血、感染、溃疡及压迫、破坏组织器官功能形态,可影响容貌及人体生长发育。

血管瘤的病理:

胚胎期的第3~4个月,皮肤微循环结构继续发育,此时一些血管细胞可能脱离发育中的血管网,局部增殖,形成内皮细胞条索,互相吻合,出现许多血腔,进一步演化为血管瘤。增生的血管瘤由局灶性的内皮细胞、血管外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及肥大细胞组成。内皮细胞分成熟与未成熟两种。光镜下见大片分化成熟排列较紧密的毛细血管,管壁菲薄,有一层内皮细胞及基底膜,其外无平滑肌细胞,毛细血管间有时可见血管外皮细胞和纤维细胞。病程较长者,间质则可见明显的纤维化或玻璃样变。生长活跃时血管腔可不明显,内皮细胞呈实体的条索状或片状。深部血管瘤常有扩大的血管腔,其中可见血栓形成,血栓可机化或钙化,瘤内亦可见少量小动脉、静脉。在1~2岁间,血管瘤增生和退化交替进行。部分肿瘤表现增生,很少部分则出现退变。2~5岁时以退变现象为主,内皮细胞变小,增生不活跃,血管腔隙增大,瘤内纤维脂肪组织多。

血管瘤的突出表现为有大量的肥大细胞,数量可达正常的10倍以上,电镜下可见这些肥大细胞的分泌颗粒与正常不同。多数人认为这些肥大细胞产生一种血管形成因子。也有人观察到在退化前期,肥大细胞显著增多,认为肥大细胞启动纤维化过程,最终使病变退化。还有人认为肥大细胞产生细胞因子,诱导或吸引其他细胞成分产生血管形成因子。血管形成因子可在新血管生长的任何过程中起作用,包括内皮细胞产生、移动、分化、管腔形成和分支吻合等。以往认为肥大细胞中颗粒主要是组胺和肝素。组胺是内皮细胞的分裂源性物质,肝素与内皮细胞结合,刺激其移动,并能增强其他生长因子对内皮细胞的作用。近年来分离了一些新的血管形成因子:如FG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TGF( 转化生长因子)、PDGF(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EGF( 表皮生长因子)、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及PGEd前列腺素E1和PGEz等,其中以FGF最为重要。有人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到增生期的血管瘤有VEGF及FGF的高表达和B自干扰素的低表达。

最近有人发现,血管瘤中除了肥大细胞外,尚有巨噬细胞的浸润,这些细胞浸润,多半是受到趋化性物质吸引,其中一种糖蛋白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Isik等用原位杂交方法发现增生的血管瘤中有明显的MCPImRNA上调表达,而退化的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则无此种蛋白的mRNA表达。

血管瘤在镜下有细胞不完全分化和核有丝分裂现象,但这并不象征是恶性。按其生长方式,有些血管瘤生长迅速,向周围邻近组织侵犯,侵入肌肉组织,甚至骨髓,破坏正常组织,造成肢残及面部畸形。具有损坏正常组织和器官功能等恶性肿瘤的生长特性,但是并不发生远处转移,绝大多数是属于良性肿瘤。

血管瘤的生长方式多属于管腔扩张。管腔扩张是由肿瘤血管与体循环交通后血液充盈及重力原因造成淤血,发生机械性挤压使血管扩张,血管内血液充盈张力扩张深入肌肉及邻近组织之间,呈现浸润性生长状态。转移性血管瘤极其罕见。Willis 认为,许多被称为恶性转移性血管瘤,实际上是多中心来源的同一种血管瘤,而非从单一原发新生物所产生的转移性病变。从其他的组织起源而具有丰富血管的恶性肿瘤,有时被误诊为恶性血管瘤。真正的恶性血管瘤相当罕见。

必须指出,既然血管和淋巴管为同一来源,因而常有动脉、静脉和淋巴管混合结构的肿物,虽然其中之一往往占优势,这种血管和淋巴管混杂的肿瘤称为淋巴血管瘤。另外在临床上经常遇见一些血管瘤组织中混合有脂肪组织结构、神经组织结构等称之为脂肪血管瘤、神经血管瘤、纤维血管瘤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