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期。但此时机体活动随气候变化而处“收”的状态,阴精阳气也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所以秋季运动项目不宜过猛。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如参加街舞、年轻人选择跑步、游泳、中老年人慢跑、骑车等,长期坚持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或者到公园散散步、或养花、钓鱼等,这些都有益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要注意的是,秋日清晨气温低,锻炼时不可穿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因为人体在气温下降的环境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降低,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调控能力下降,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锻炼时,衣服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待身体发热后,再脱下多余的衣服。锻炼后不要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感冒。
同时,秋季应做到早睡早起,注意添加衣物,防止受凉,保持内心宁静,情绪乐观,舒畅胸怀,抛开一切烦恼,避免悲伤情绪,也是秋季有益身心健康的一个好方法。
秋季有什么运动对身体有益?
秋季的养生要诀
秋季,五脏属肺。秋季养生,一要养收,二要养肺。从秋天的气候特点纯矗扇茸?
,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长夏”到“秋收”而相应改变,处于收敛内养阶段。因此,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
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人们在秋天容易疲乏、思睡,所以在运动后要注意休息,以恢复体力。
户外运动选登山
在经历了炎夏的闷热后,秋季的凉爽让人们倍感舒适,正是户外运动的大好时机。专家建议,登山是秋季户外运动的不错选择。登山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脏收缩力增大,对哮喘等疾病还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能降低血糖,增加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爬山时温度变化较为明显,可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此外,秋日郊游登山能使人吸收空气中更多的负氧离子,对人的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营养和调节安抚作用。
登山是一种负重运动,膝关节承受了整个身体的重量,特别是在登上一级台阶关节还未伸直的情况下,又继续登另一级台阶,膝关节一直处于半屈状态,这会对关节造成较大的负担。有骨关节炎的患者不适宜进行此项运动。对年老体弱者,也不可一味强调登山的保健效果。登山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速度要缓慢,上下山时可通过增减衣服达到适应气温的目的。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产生不测。
耐寒锻炼正当时
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有助于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耐寒锻炼项目的选择包括:登山、步行、太极拳、洗冷水浴、骑自行车,锻炼者可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兴趣来选择。需要注意的是,秋季人体的柔韧性和肌肉的伸展度下降,运动前要热身以舒展肢体,运动中不应突然加大运动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