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一、腮腺炎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腮腺炎分为化脓性和病毒性两种。

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葡萄球菌。常见的病因是1,腮腺分泌机能减退,多见于急性传染病及衰弱的患者;2,腮腺导管口堵塞;3,腮腺邻近组绢的炎症;

症状是发热、白细胞增多,腮腺局部红、肿、痛、热,当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

病毒性通常称之为流行性腮腺炎,较多发生于幼儿或少年时期有传染接触史,可双侧或单侧受累,白细胞不但不增高反而减低或正常,局部症状和化脓性差不多,但没有化脓倾向。

治疗: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抗菌素,中药荆防败毒散、五味消毒饮;同时采用刺激分泌的方法以保持唾液分泌畅通。如果病程超过一周,进入化脓期,则应进行切开排脓手术。

病毒性腮腺炎没有特效疗法,可以使用前述中药治疗,如果有并发细菌感染的可以使用抗菌素。

医治方法

流行性腮腺炎,又叫“痄腮”。冬季易发此病,多见于5--10岁的儿童。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及病人接触后传染,多发于人群聚集处,如幼儿园、学校、军营等。一旦你孩子患过流行性腮腺炎,将永远不再患此病,因为他已经能终身免疫。大多数地区要求学龄前儿童注射疫苗。如果未建立终身免疫,则需被动注射抗流行性腮腺炎的免疫疫苗。接种麻、风、腮三联疫苗或腮腺炎疫苗可预防本病的发生。本病前期症状一般较轻,表现为体温中度增高、头痛、肌肉酸痛等。腮腺肿大常是本病的首发体征,持续7--10天,常一侧腮腺先肿,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有时肿胀仅为单侧,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有疼痛及触痛,表面皮肤不红,可有热感,张口、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肿痛在3--5天达到高峰,一周左右消退。常有腮腺管口红肿。同侧咽部及软腭可有肿胀,扁桃体向中线移位;喉水肿亦可发生;上胸部亦可出现水肿,躯干偶见红色斑丘疹或荨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给患儿带来很大痛苦,腮腺疼痛难忍,少数病人的胰腺、脑膜、脑、肝和心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本病对机体的严重危害并不只是腮腺本身,而是它的并发症,应高度警惕和防治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脑膜炎、睾丸炎和急性胰腺炎等。

(一)主要症状:

症状一:发热,体温中度增高,畏寒、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头痛、肌痛等。

症状二:腮腺肿痛(双侧腮腺肿大约占75%)。

症状三:颧骨弓后(腮腺所在部位)酸痛或胀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进食或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更为明显。

症状四:腮腺管口可见红肿,但无脓性分泌物。

症状五:除腮腺炎外,病者可出现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乳腺炎等,为腮腺炎病毒侵犯不同器官所引致。

症状六: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二)治疗方法:

1、苗方腮炎消――药效显著可靠 治疗腮腺炎之首选!不打针不吃药,苗方腮炎消为苗药外用喷剂,使用安全方便,由天然野生药材提取而成,直接以本品喷洒脸部患处,可达到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效,只需轻轻一喷,可使药物成分得到充分吸收,从而达到治愈腮腺炎的目的。

中医治疗

1、板蓝根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

2、马齿苋、板蓝根、车前子各15克,或单味煎水代茶频服。

3、蒲公英、地丁、金银花、野菊花、天葵子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4、绿豆、赤小豆煎汤代茶频服,或可加入金银花、连翘各10克。

腮腺炎潜伏期比较长,发病的时候有些患者会先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然后经过1-2天会出现耳部为中心的疼痛,随后会出现唾液腺的肿大,体温会逐渐升高,一般都是高热。腮腺一般都是从一侧开始肿大,之后经过两天左右累及到对侧。皮下组织也可以水肿,有的严重的皮下水肿,皮肤发亮,疼痛比较明显。而且由于唾液管的阻塞,进食酸性食物的时候疼痛会加剧,有的腮腺炎会有合并症状,比如会出现脑膜炎、胰腺炎。部分成年的男性一般会出现睾丸炎,有些成年女性会出现卵巢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5-15岁儿童发病最多。临床表现以突然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全身不适为主要症状。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可一侧先肿,再肿另一侧;也可两侧同时肿大

二、怎么判断是不是痄腮?

痄腮这东西自己不好判断,最好是去看一下医生。另外要给点下火的东西宝喝

三、炸腮的学名叫什么有什么症状

中医的痄腮就是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或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以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以耳下部肿大为首发病象同时可出现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倦怠、头痛、低热、结膜炎、咽炎等症状。

四、疑似痄腮,但前年有过同样症状

建议去医院做个B超,或者做个淀粉酶检查就可以确诊了,再做对症治疗

山东省立医院-颌面外科-黄圣运主治医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