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创作三要素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小说三要素;

1、人物

2 、情节

3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小说着重从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情节、高潮、结尾等方面设题考查。同时,注重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一)小说的人物形象

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

1 、分析环境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2 、抓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3 、分析塑造(描写)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

① 抓肖像(神态、外貌);② 抓语言(对话/独白);③ 抓动作(及所做的事);

④ 抓心理;⑤ 细节描写(神态、语言、动作等);

⑥ 白描⑦ 对比突出

直接描写:肖像、语言(对话/独白)、动作、心理、细节、白描等。

间接描写(侧面描写):如正衬、反衬等(以人衬人、以景衬人、以场面衬人)/(环境描写、对比)

4 、以发展的观点多方面、多角度分析、评价(分析时,从实际出发,不过分拔高人物思想品质;立足原文,概括出原文中没有的东西,不无中生有;全面分析评价人物,不以偏概全。)

人物形象塑造的考查,解题思路应分四步走:

① 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② 然后划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③ 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④ 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思路:

是一个怎样的人+性格、品质特征+形象的意义。

某一人物在文中的作用:

①(人物上)自身形象特点及形象意义;与另一人间的烘托作用:映衬或反衬;

②(情节上)推动某一情节的发展;

③(主题上)凸显某种主题

某一事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见散文阅读)

(二)小说的环境描写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首先找到环境描写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处于不同的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然后再概括所描写的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①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② 渲染气氛;

③ 表现人物身份、地位,烘托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预示人物命运;

④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⑤ 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⑥ 烘托、暗示、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作用:

① 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 ② 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 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暗示主题

(三)小说的情节及结构安排:

(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它是生活片断的有机剪辑,又是矛盾发生、展开、发展的过程)。

1 、情节的组成: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 、情节安排评价:

① 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 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 就结尾来说有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3 、贯穿情节的线索。

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行动。

4 、看情节的发展如何表现人物性格。

答题思路:按顺序归纳情节,然后指出性格。

5 、看情节的发展如何表现主题。

答题思路:先归纳情节,后点出主题。

重要情节(细节)的作用:

解题时要注意其思考的方向:(对主题与形式的作用)

① 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或是深化主题。

② 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③ 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情节波澜再起,引出另一个情节;制造悬念;照应前文情节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