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说我是脾虚、中气不足,是属于哪种脾虚?
平时疲乏,大便不成形,为脾气虚的表现,疲乏症状与中气不足有关。咽部自觉异物感,这在中医称为梅核气,与脾虚生痰,气机不畅有关。因而药物使用当选用调补中气的补中益气丸和健脾化痰条畅气机的半夏厚朴汤加减。但用市场上卖的补中益气丸,效果不佳,甚至出现虚火症状。
方:黄芪15克党参10克白术9克陈皮9克升麻6克柴胡6克当归9克半夏9克厚朴9克苏子9克茯苓9克生姜6克甘草3克。水煎服。3碗水煎成1碗。小火。若小便颜色很黄,加栀子6克。
粥有什么做用
粥;不仅可以调剂胃口,增进食欲,而且可补充身体失去的水分.
如大米粥,味甘性平,能补脾、养胃、除烦、止渴,尤其是烦热、口渴的热性者病患者更宜食用。小米粥则补中益气,对脾胃寒虚、中气不足和失眠诸病症有治疗作用。若将某些谷麦与蔬菜、鱼肉、药物共烹调。医疗作用则更为广泛。粮、豆与其他植物籽实混熬,如红豆粥利小便、消水肿、治脚气;绿豆粥解热毒、止烦渴;玉米粥治反胃、利大肠。与蔬菜混熬,萝卜粥宽中下气;芹菜粥去伏热、利大小肠;韭菜粥温补脾胃。与药物混熬,茯苓粥清上实下,对上焦有热、脾虚患者最宜;酸枣仁粥治烦热、益胆气;松子仁粥润心肺、调大肠;薏仁米粥利尿、去湿、清肺热、补脾胃、治脚气。与肉类共熬,羊肉粥温补脾胃;鸡肝、羊肝粥补肝虚明目;鸡汁粥治劳损;鸭子、鲤鱼汁粥消水肿等。
二 ` 粥最容易消化,能保护胃肠道,配上不同的原料,普遍具有清肺、和胃、补脾、利便、排毒、瘦身、养颜、益寿等功效。
注意: 喝粥时不宜同食过分油腻、粘滞的食物,以免影响消化吸收。不论熬哪种粥,都不宜放碱,碱对营养物质破坏极大。
发表评论